ASA 成立于2017年  

院校 | Bartlett RC16 Urban Morphogenesis Lab 介绍

转眼一年的巴院研究僧生活结束了,回想起初到伦敦的仓皇无措,小编感触良多。于是写了一篇自己大组的介绍,以求给有意报读UCL RC16的学弟学妹一个详细的分组指导,也算是给自己一年的学习生活画上句号。

 

RC16隶属于UCL Bartlett学院中的城市设计研究生项目。RC16的总体研究方向是基于城市形态学实验(Urban Morphogenesis Lab)。它的指导思想是试图通过多学科领域的结合来看待城市问题。整个研究涵盖了生物学、计算机处理以及城市设计。RC16旨在探索自然界和城市生活的模糊边界,物体之间也有一个可循环的系统。这样,生物和城市便具有了某种共同性,通过进行“生物实验”的方式来探究形态发生,并且从中找出相应的逻辑,将这种逻辑介入到城市设计之中。

RC16的导师们分别是Claudia Pasquero, Filippo Nassetti, Tommaso Casucci,和Emmanouil Zaroukas.

                            

 

  • Claudia Pasquero是本组大boss, Ecologic Studio创始人之一,意大利人,昵称克婶。

 克婶可以被荣誉评选为整个项目最敬业导师没有之一,如果你有幸被克婶选中进入RC16,你将十分对得起你的学费。克婶是当之无愧的团控,一周3次导师ial是基本配置。非常时期说不定要天天见面。吹毛求疵和疯狂催促进度能直接锻炼你的抗压能力。不过在克婶魔爪下的高压生活当然不是全无好处,最后你一定会做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 Filippo Nassetti

 本组副导师, 意大利人,擅长察言观色,主要辅助克婶进行设计的指导。也是Zaha Hadid事务所的在职员工。Filippo主要在团队中起辅助作用,克婶有时候会听取他的意见。

 

  • Tommaso Casucci

本组副导师之二,意大利人,基本上承包了我们所有的软件教学及指导。Tommaso也是ZahaHadid事务所的在职员工,工作原因他来上课的时间比较奇葩。在课程初期Tommaso会进行整个大组的软件入门辅导,项目细化之后便是针对每组的软件教学了。

 

  • Emmanouil Zaroukas

通称Manos,本组的论文老师。学富五车的希腊人。Manos会进行西方建筑词汇扫盲以及相应的论文指导。

今年的RC16分为了5个研究小组,分别是S.alt、Bio-fiber、Bio-plastic、Bio-binder和Microbial Cellulose.

S.alt (盐)

 S.alt组的基地位于黑山共和国Ulcinj,该地以盐场久负盛名。

 

该项目希望以废弃材料——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加以重新利用,为后人类纪的生态平衡和物质间的代谢提供新的设计方法和理念支撑。

 

该组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盐的生长,再结合DLA(数字模拟盐结晶形态和规则的逻辑)等手段来对基地进行分析,再运用参数化的建造手段来赋予材料新的应用意义。

 

同时,传统的盐场也作为鸟类的栖息地,在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盐场的荒废,大批的鸟类丧失了生存空间和条件。

 

针对这类问题,该组通过迭代逻辑、运用数字模拟的手段,为鸟类的栖息构建了基本环境,同时将这种逻辑和建造手段运用在观鸟等文化活动。

Bio-fiber(生物纤维)

 

Bio-fiber组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蚕,他们通过对蚕吐丝特点的研究,总结出一套逻辑,并将这个逻辑运用算法来进行模拟。

 

基于此,他们结合蚕的习性以及场地—塔林的气候研究,在基地一座废弃的剧场内搭建了新型的蚕工厂。

 

组员根据蚕吐丝的特性搭建了线性的网状结构并让蚕在上面吐丝,吐出的丝最终成为了这个网状结构的一部分。这种人与自然生物共同创造和设计的做法,称之为“codesign”。

 

利用蚕将城市中被遗弃的场地进行再利用,也带动了相应的生物与城市循环,达到了影响当地城市系统的目的。

 

 Bio-plastic(生物塑料)

 

Bio-plastic组的研究材料为生物塑料,通过淀粉、甘油、醋和水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得到不同特性。该组着重研究塑料表面凝结过程中对外力的反应。

 

他们发现在风的作用力下,塑料表面会产生不同纹理的褶皱。基于对褶皱生成逻辑的研究,同样在计算机中运用算法进行抽象模拟。

 

小尺度上生物塑料的褶皱对于材料有着增强的特性,其本身也可以作为等大的建造材料进行建筑立面的设计。

 

生物塑料的特性可以用于解决城市中厨余垃圾的处理问题,将垃圾这一城市负面元素转换为城市新陈代谢的新环节,进而通过影响区域甚至城市的面貌。

 


Bio-binder(生物粘合剂)

 

Bio-binder的设计基于蘑菇菌丝(mycelium),通过对菌丝的生长形态进行研究,探索不同生存环境下菌丝的生长特性,总结出菌丝蔓延在材料上的逻辑进行模拟。

 

结合不同材料作为基座,由菌丝组成的复合材料可作为建筑材料搭建结构。在城市层面,利用菌丝的生长逻辑,可以在场地中找寻出用于建造结构的位置,达到改善甚至影响当地城市的目的。因而菌丝这一材料,也成为了连接生物圈和城市圈的粘合剂。

 

MicrobialCellulose(细菌纤维素)

 

MicrobialCellulose组的研究对象为红茶菌,红茶菌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培养生长出cellulose(纤维)的有益菌种。在结构层面,该组主要探究了catenaryd的方式,通过渐变层叠的模式进行纤维收缩程度的展示。在城市层面上,Microbial Cellulose着重解决了伦敦市水污染的问题。泰晤士河中的藻类可以运用于对纤维材料的培养及染色,因此纤维便参与到了城市系统的水循环当中。

 

总结:

在UrbanDesign的一年中,无论是设计思维还是调研方式,我都学习到了很多。对所有喜欢以及想选16组的学弟学妹们来说,坚忍不拔是每个人必需的品质。希望这个介绍可以帮到你们。

 

UCL 项目官网:

https://www.ucl.ac.uk/bartlett/architecture/programmes/postgraduate/march-urban-design

 

RC16组员列表:

 Salt: Lien I, Yu Liu, Yadi Kang

Bio-fiber: Qinlin Wang, Heng Zhou, Hong Su

Bio-plastic ;Chen Wang, Jiangmin Qiu, Tianyu Liu, Chang Su

Bio-binder:Hanke Jiang, Chong Yao, Bowen Dong

Microbial Cellulose:Sahban Taraneh, Shiyi Dong, Chi Yu

编辑:邱邱

责编:Cat

[END]





[ 投稿 ][ 媒体合作 ][ 加入ASA ]

请联系邮箱:info@asashare.uk


[ 作品集辅导 ][ 设计工作营 ][ 联合教学合作 ]

请联系客服君


相关推荐
返回